六一居士是誰的別號_六一居士是哪位古詩人的別號

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歐陽修的一些資料信息,下麵是(揚升資訊www.balincan8.com)小編整理的與歐陽修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,一起來看看吧。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北宋歐陽修的一些資料信息,下麵是(揚升資訊www.balincan8.com)小編整理的與北宋歐陽修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,一起來看看吧。

歐陽修像

六一居士是誰的別號_六一居士是哪位古詩人的別號

今天六一,給大家介紹一個人,他也叫“六一”——六一居士,歐陽修。

沒錯,就是那個寫出膾炙人口名句“醉翁之意不在酒,在乎山水之間也”的歐陽修。

北宋文壇裏,若是有人可被稱之為“宗師”,那就是他了。

“唐宋八大家”,除了唐代的韓愈、柳宗元,宋朝排名最靠前的就是他。除了他之外的其他五個人,要不是他的學生,要不就是靠他的推薦在北宋政壇和文壇獲得聲譽。

蘇洵、蘇軾、蘇轍、王安石、曾鞏,看到歐陽修都得喊一聲“大哥”。

是歐陽修,成全了“唐宋八大家“的豪華陣容。

青年平步青雲、駢文成功取仕、引領古文運動、慧眼提攜人才……

總的來說,歐陽修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人。

在過兒童節的年紀,歐陽修就很不一般了。

他自幼好學,飽讀詩書。他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,母親帶著他投奔到遠方的叔叔家,叔叔家窮,歐陽修的母親用荻稈在沙地上教歐陽修讀書寫字。兒時的他偶然看到了《昌黎先生文集》,愛不釋手。韓愈的文章就像是種在歐陽修心底的一顆種子,成就了這個後來在北宋文壇都有豐厚建樹的一代宗師。

歐陽修,是個厲害的老師。

放眼中國文化,宋朝格外璀璨。但若沒有歐陽修和蘇軾,也許會暗淡很多。

六一居士和東坡居士有一段慧眼識珠的考場軼事。

蘇軾考中進士那年,歐陽修和梅堯臣是主考官。蘇軾洋洋灑灑構得佳篇,兩位考官看了都大為讚賞。而當時歐陽修不知作者是蘇軾,以為這篇文章是自己門人曾鞏寫的,為了避免非議,就把蘇軾列為了第二名,鬧了個烏龍。

古代科舉考試,非常注重師生情誼,蘇軾自然成為了主考官歐陽修的門生。

歐陽修非常欣賞蘇軾,他在《與梅聖俞書》寫,“讀軾書不覺汗出,快哉、快哉,老夫當避路,放他出一頭地也,可喜、可喜”。成語“出人頭地”就出自此。

除了發現蘇軾,歐陽修可謂是宋朝著名“星探”,要是他發個朋友圈,會發現留言點讚的學生們頭像都光芒閃閃。

“唐宋八大家”裏的蘇洵、蘇軾、蘇轍、曾鞏、王安石,都曾受其點撥;

包拯、司馬光、韓琦、文彥博,都是以布衣之身被他提攜,名揚天下;

黃庭堅、秦觀、晁補之、張載、程顥等,都與他文學觀點相近。

歐陽修,還是個厲害的史學家。

可能品讀過歐陽修的詩詞,感受過歐陽修的散文。其實,他還是一個史學家。

二十四史中,有兩部都是歐陽修主持的。他主持編纂的《新唐書》和《新五代史》,在史學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。

除此之外,歐陽修,還是個厲害的書法家。

說到宋朝書法,首先想到的就是蘇黃米蔡。其實歐陽修的書法造詣極深,隻不過被文學成就的光芒所掩蓋了。

他的書法深得顏真卿精髓。書法作品能體現一個人的品格,蘇軾評價說:“公用尖筆幹墨作方闊字,清眸豐頰,進退曄如。”朱熹也評價:“歐陽公作字如其為人,外若優遊,中實剛勁”。

這樣的全才,內心一定很豐盈吧。

沒錯。

他會用“離歌且莫翻新闋,一曲能教腸寸結。直須看盡洛城花,始共春風容易別”表達不舍;

他會用“我欲四時攜酒去,莫教一日不花開”的標準去工作;

他會用“今年花勝去年紅。可惜明年花更好,知與誰同”歎感離別;

他會用“行樂直須年少,尊前看取衰翁”勸慰年輕人。

這麽一個厲害的文人,為什麽有一個“六一居士”的別名,難道千年前的他就知道今天是兒童節?

古代的讀書人有一種風尚,就是經常為自己取各種雅號以明心誌。歐陽修年輕的時候曾經自號“達老”,到了四十歲的時候,他又給自己起了另一個更有名的別號“醉翁”,而到了六十歲前後,他又自稱“六一居士”。

歐陽修用你問我答的采訪方式寫了個自傳:《六一居士傳》。

他寫到:有客人問他說,你的六一有哪六個一啊?

歐陽修說我有六個一,我家藏書一萬卷,金石遺文一千卷,有琴一張,有棋一局,還有酒一壺。

客人說不對,這是五個一,還有一個一呢?

歐陽修說,還有一個就是我這個醉翁老頭。

客有問曰:“六一,何謂也?”居士曰:“吾家藏書一萬卷,集錄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,有琴一張,有棋一局,而常置酒一壺。”客曰:“是為五一爾,奈何?”居士曰:“以吾一翁,老於此五物之間,是豈不為六一乎?”

六十多歲的歐陽修給自己起的“六一居士“別號是他對一段人生曆程的提煉,對獨特情懷的表達。

歐陽修是一個充滿生活情趣的人,向往讀書、鑒賞碑銘、彈琴、弈棋、飲酒,用這些來消磨時光。

退休後他和他的興趣合為一體,稱為“六一”。他其實是想說:無論人生擁有過什麽,都要找尋自己的興趣,在興趣中感受純粹的人生之樂。

成人怎麽過兒童節?

不妨看看六一居士一千多年前給出的答案:做一個有趣的人。

“醉翁之意不在酒,在乎山水之間也”。

文字:斯遷

圖片:網絡

責編:王子墨

編輯:常瑩 吳亞琦
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

鄭日英
上一篇:海濟生物:複豔淨顏卸妝液將於2020年3月8日9點整傾情上市
下一篇:友邦,甩得一手好鍋……